氮氧化物檢測儀是一種用于監測和分析大氣中氮氧化物(NOx)濃度的儀器。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這些氣體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之一,常見的檢測原理有化學發光法、紅外吸收法、電化學傳感器法等?;瘜W發光法基于NO能與O2發生化學發光反應,且發光光強與NO的濃度成正比,NO2則通過轉換室轉換為NO再進行檢測;紅外吸收法利用NO和NO2分子對紅外光有特定的吸收特性,通過測量吸收強度來計算濃度;電化學傳感器法則是通過傳感器對氮氧化物的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的電流進行測量,從而確定濃度。
氮氧化物檢測儀的類型與特點:
-按檢測原理分類:
-化學發光式:具有高靈敏度、高選擇性、快速響應等優點,能夠準確檢測低濃度的氮氧化物,常用于環境監測站、科研機構等對檢測精度要求較高的場所。
-紅外吸收式:穩定性較好,受環境因素影響相對較小,可實現非接觸式檢測,適用于工業生產過程中的連續監測,但檢測精度相對化學發光法可能稍低。
-電化學傳感器式:體積小巧、便攜,成本較低,適合現場快速檢測,如在汽車尾氣檢測、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等場景中使用,但傳感器的使用壽命相對較短,需要定期更換。
-按使用場景分類:
-固定式:通常安裝在固定位置,如工廠煙囪、廢氣排放口等,可長期連續監測氮氧化物的排放情況,并將數據傳輸至監控中心,便于實時掌握污染源的排放狀況。
-便攜式:便于攜帶,可隨時隨地進行檢測,適用于環境執法檢查、事故應急監測、野外調查等場合,能夠快速獲取氮氧化物的濃度信息。
氮氧化物檢測儀的使用注意事項:
1.環境要求
-溫度濕度:應在常溫、常濕的環境下使用和存放,過高或過低的溫度以及較大的濕度都可能影響儀器的性能和測量準確性,甚至損壞儀器。
-避免干擾:避免在含有腐蝕性氣體、大量粉塵、油污或其他可能干擾測量的物質的環境中使用檢測儀,這些物質可能會堵塞傳感器、影響測量結果或損壞儀器部件。
-防止震動:防止檢測儀從高處跌落或受到劇烈震動沖擊,以免損壞儀器內部的精密部件和傳感器。
2.操作規范
-正確操作:嚴格按照儀器的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包括開機、關機、校準、測量等步驟,不正確的操作可能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或損壞儀器。
-避免過載:不得使用高于儀器測量范圍的氣體沖擊傳感器,否則可能會損壞傳感器,且人為損壞的情況通常不在保修范圍之內。
-定期校準:定期進行校準,以確保其測量準確性。校準周期應根據儀器的使用頻率、環境條件等因素確定,一般建議每周或每月進行一次校準。
3.日常維護
-清潔保養:保持儀器的清潔,定期用干凈的軟布擦拭儀器的外殼和傳感器表面。如果儀器表面有污物,可用少量清水或肥皂水輕輕擦拭,然后及時擦干,避免液體進入儀器內部。
-電池維護:如果使用電池供電,要注意及時充電,避免電池過度放電。長期不使用儀器時,應將電池取出,以防止電池漏液損壞儀器。
-存儲條件:不使用時,應將氮氧化物檢測儀存放在干燥、通風、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并且要避免陽光直射。